前言

韓麗珠的《回家》,是「只是看書」展覽的頭炮作。

《回家》的第一印象

在你眼中,「家」是甚麼?是一個提供成長的養料,讓你成長的地方?還是一個可以住宿、有東西吃的地方?

儘管小弟還沒看過韓麗珠的《回家》一文,但小弟深信,家必然是一個很好的地方。

書,就是你身後的影子,

通往,再也回不去的那個家

雖然在我們的人生中,也許有一些去不到的「家」,但透過翻閱書本,仔細閱讀當中的字裡行間,我們也許能夠從中體會到這些家到底是怎樣的。

寫的句子很有溫度。即使有些「家」已經回不去,希望在妳的作品裡的文字裡,記掛著一點。—棉籽

上面的這一番話,是「文學·有話兒」的作者之一—白棉籽在留言室所寫的。小弟看到這句,也不得不反對他的看法,亦恰好印證了上文對「家」的一些說法。

作者、作品·一圖看懂

展品·說甚麼?

註:由於圖片數量繁多,為了節省編幅,部份圖片可見此處

棉花

細看下圖。你發現到透明的箱子內放著甚麼呢?IMG_20171022_153314

沒錯,就是棉花。棉花的一個特性,就是會隨風飄動,飄到無際的地方。人生也是如此—「家」有時候也要搬的,搬到別處,就得重新適應。

韓麗珠的人生

在展覽的一隅有一掛滿東西的牆。這些東西,不是原稿紙,便是繪畫作品。

 

 

這些原稿紙和筆記的背後,到底蘊含著甚麼?沒錯,就是一篇篇文章的雛形。手稿是文章出版、付印前的一個必經階段—因為到了最後,作者自己也未必會接受自己的初稿,亦有人會說:「這裡有甚麼甚麼要改正的,有甚麼甚麼缺漏、冗餘的…」而筆記,正是作者為小說注入靈感的來源之地。這是一種記錄、隨心所寫的東西也。

 

 

 

縱使韓麗珠是一個作家,但這裡也顯示了一些繪畫作品,旁邊還有一些文字,在細說箇中的點點滴滴

五種東西.各有千秋

 

 

 

 

安定、擁有、文明、舊居、攪拌器,這五種東西,看來在韓麗珠的文章中皆有提及。以下就是展覽中所展示的文字:

一、安定

怎樣才是安心的狀態,她並不真正理解,心跳給她最明目張膽的訊息—活下去就是延續不安的意思,靜止如同死亡。—《孩子的宮殿》

二、擁有

有一部分的我始終不明白,為什麼後來要從那所穩固而安逸的公寓出走,而另一部分的我已經洞悉了,焦慮的起始,源自我慢慢地看到了,每個人的身體並不真正屬於自己的此一事實。—《逃離安居的處所》

三、文明

所以,在遊行或示威的時候,也沒有人能真正的放鬆避縛多時的手腳,否則,在無數次人數眾多有如年宵夜市或除夕倒數的集會裡,就不可能不發生意外,而且在每次有救護車通過時迅速闢出道路,又在集會完結時把垃圾收進黑色膠袋裡,就像一批訓練多時的特種市民。否則,集會的人最害怕的,不會是被扣上「暴力」的罪名,在這裡,佔據太多空間,從來都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。城市的規訓烙在人身上的痕跡如此可愛,卻也如此害怕。沒有高低好壞的區別,這就是活在這裡的居民。—《菜園村》

這段文字,很像在描述香港示威的景象—背後的,正好暗示了市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衝動、魯莽。過去曾有新聞說有人士因為煽動暴亂而被檢控,甚至入獄的案例,在這裡不一一細說。然而,作者透過另一方面描述示威者的行為可以是「非暴力」的。

四、舊居

所有道路和走廊,在我可以到達目的地之前,都會突然改變。—《舊時居所》

這印證了人生的高低起伏—文中所寫的「道路」、「走廊」,也許就是人生路程。在到達「目的地」—死亡之前,總會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,有時是喜,有時是悲,心路歷程猶如坐過山車般,高低起伏

五、攪拌器

很久以前,當我想像那一天,總是以為至少要一個熟悉的人陪伴。然而到了那一刻,我問自己,這種關鍵時刻,想跟誰在一起。我只想到自己。

而在一個陌生的房間裡,令人煩惱的,並不是看不見的鬼怪,而是無了期的失眠。—《攪拌器》

留言室.留言選陳

正所謂「一張圖片,能勝千言萬語」,小弟也不在此部份說太多花言巧語了,請盡情細看下面的圖片吧!

 

 

結語

「家」這個詞近年再度引起社會的迴響,原因莫過於一些倫常命案,或是甚麼甚麼的。小弟日前在學校參與了一個校外的徵文比賽(你沒看錯,小弟也沒說錯,是校內!在課堂上完成的~),母題為「愛家相伴」,近日更被老師提名小弟遞稿參賽呢!待小弟日後再與「文學.有話兒」的讀者們分享這個比賽吧!

廣告時間

這個主題與韓麗珠的《家》有關,但實際上,韓麗珠也有不少的著作,其中之一便是《空臉》。若「文學.有話兒」的讀者有興趣的話,不妨購買看看。

下回預告

謝曉虹的《童話兩則》,將兩則經典童話重新演繹(這是一種文本互涉)。若想了解更多,敬請期待「『只是看書』展後有感(之二):童話裡的文字藝術」。

廣告

對「「只是看書」展後有感(之一):回家,真好!」的一則回應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